厦门市卫厨行业协会官方网

新闻资讯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中心

救助中小企业 补贴不如减税

时间:2011/7/21 11:30:00 来源:本站 作者:秘书处 点击:432次 收藏

      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中小企业生存困难的声音不时传出。对此,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政府应该想办法救助企业。遇到困难,第一时间求助行政的力量,这样的思维,从小的方面说,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从大的方面说,可能是市场经济失控的重要标志。

      首先,中小企业数量庞大,政府根本没有那么大财力全部救助,只能选择性救助。选择谁救助?就看谁的叫声大,所谓“会叫的孩子有奶喝”。这样下去,有的企业可能不会把主力放在发展实业上,而是锻炼“嗓门”,比赛“跑项目”,看谁能打动政府,把补贴搞过来。这样的情况,在政府补贴的很多领域都可见到。

      其次,政府的补贴不会凭空产生,“羊毛出在羊身上”,反过来,只能加大对企业的税收。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每年都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就是明证。

      从企业收来钱,又把部分钱返还给部分企业,且不说这样的分配是否公正,即使能做到完全公平公正,也需要付出成本。6月下旬的一期《南风窗》刊登了对国家税务总局前副局长许善达的专访,他披露说,我国现在的征税成本高达5%~6%,远高出国际水平。这意味着,国家一年征收8万亿元的总税款,征收成本就达到4800亿元,与一年的个税总收入一样多。

      与其花代价征税来救助企业,是不是应该反过来想一下:干脆减少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事实上,每次遇到经济困难,美国都是想办法给企业减税,让企业发展好,经济才能真正走好。而我们的做法似乎相反,往往是靠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而政府投资的资金,很大程度上要靠加大对企业的税收来填补。企业困难了,只能更加仰赖政府的救助。

      最新的消息是:今年下半年,国家将会对个体工商户的营业税起征点进行调整,由目前的3000元~5000元提高到1万元。希望这是给中小企业减税的良好开端。(刘文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厦门市卫厨行业协会 闽B2-20040156号-1 技术支持:沸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