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卫厨行业协会官方网

新闻资讯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中心

内销的“品牌”之痛

时间:2010/11/16 8:35:00 来源:本站 作者:秘书处 点击:465次 收藏

      “面对出口欧美的贸易壁垒不妨走内销”是这些年来不少专家提出的应对贸易壁垒时最常见的一条策略,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对于内销,很多企业却坦言并不容易。

      “大家都知道内销利润高,但是做品牌的难度太大。”湖里区高林的一家体育健身器材公司的研发中心负责人何先生告诉记者,以体育健身器材行业为例,其实做内销的毛利有20%多,而出口才10%多一点。但是很多本地企业的内外销比仍然是1:9,宁愿放着利润高的内销不做,而把九成的资源用来做出口代工。

      何先生坦言,并不是企业不想做内销,而是内销需要品牌经营,而打造一个自主品牌,对于很多出口代工企业来说,面临的是经验的欠缺,市场风险的提高和成本的增加。

      代工———生存?品牌———投入?这一直是许多企业纠结的问题。

      但本月初,本报记者随台湾财金文化金融家考察团到重庆、成都考察寻找商机时,发现在“西进”热潮下,台商都不约而同地带着“内需消费品行业+自主品牌”这种投资策略。因为在中央公布“十二五规划”后,排在第二部分的“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吸引住了众台商的眼光。台商认为“内需”是一块巨大的蛋糕,但要想长久吃好这块蛋糕,还需结合品牌策略,这才是长远之计。

      正如业内所言,“品牌化是长远的目标,将来内销的比例肯定会不断提高”。那么,还在纠结“门槛如此之高”的厦门出口企业是否嗅到了内需商机并开始了实质性的行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厦门市卫厨行业协会 闽B2-20040156号-1 技术支持:沸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