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卫厨行业协会官方网

新闻资讯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中心

资本注入推动锻造家居产业链 虽有奇效非万能

时间:2010/11/24 9:48:00 来源:本站 作者:秘书处 点击:412次 收藏

        11月10日搜房公布上市后首个财报,11月22日敏华控股公布中期业绩,11月23日老板电器在深交所上市……回望2010年,中国家居领域上市的企业没有我们预想中多,屈指一数,不外乎敏华、梦洁、老板而已,将家居作为四大集团之一和未来发展重点的搜房网也算其中一个。但也是这四个新鲜上市的家居企业,再次以不争的事实展示了资本的力量,验证了资本能够给家居行业带来的蓬勃生机。

        上市家居企业营收大涨

        分别于2005年6月6日和2009年9月15日在新加坡上市和退市的敏华集团,2010年4月9日在香港正式挂牌上市。11月22日,敏华控股公布截至2010年9月30日为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集团收入大幅上升49.2%至19.8亿港元,纯利上升41.7%至3.7亿港元,毛利大幅增加59.0%至8.7亿港元,出口和内销强劲增长,各产品系列均有显著进步。

        2010年4月19日,湖南梦洁家纺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深圳中小企业板。2010年三季度,梦洁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20.20%;营业利润1658.70万元,同比增长30.0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675.74万元,同比增长52.13%。此外,截至9月底,梦洁家纺2010年共新增门店300余家。

        搜房网于2010年9月17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11月10日公布截止9月30日的201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营收5740万美元,同比增长83.4%,来自营销服务营收4280万美元,同比增长72.4%,来自目录服务营收1060万美元,同比增长129.6%,来自其它增值服务及产品营收为400万美元,同比增长114.7%。

        2010年11月23日,老板电器在深交所挂牌上市,首日的表现超过市场预期,报人民币39.16元,超出27-32元的首日定位预期,由于成交价较开盘价上涨超过75.5%,盘中一度被临时停牌。

        从投资分析人士的反映来看,市场对于家居个股普遍看好,企业上市后也确实有良好的表现。其缘由很简单,虽然今年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从整体来看,房地产及其下游的家居产业依然存在庞大的刚性需求,未来至少二十年内依旧坚挺。而回到上市企业自身,有了资本的助力,便有了更大的发展和扩张空间,事实证明,面对市场大考,2010年家居上市企业给市场和公众交了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

        资本扮演家居产业推动者

        与上游的房地产相比,家居向来被认为是“小产业”,发展起步晚,行业规范化程度低,占据市场大份额的龙头企业欠缺,多得是不计其数的中小型企业,其中绝大多数从作坊式、家族式起家。但随着最近二十年行业的发展,家居企业开始展现出雨后春笋、百花齐放的强势后劲,2009年央视招标会上家居的“黑马”表现是表现之一,与资本的联姻亦如是。近几年,越来越多家居企业成功上市:地板业的宜华、升达;家具业的敏华、兴利、华日;陶卫业的成霖高宝、斯米克、海鸥;厨电类的苏泊尔、华帝、老板;家纺业的浙江维科、山东孚日、上海罗莱、广东富安娜、湖南梦洁等。
       
        还有更多家居企业相继传出融资传闻,酝酿上市,如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好百年、科宝博洛尼、欧派橱柜、安信地板、大自然地板、富林地板、华源轩、中至信家具、大富豪家具、金盛家居、申鹭达卫浴、新明珠集团、英皇卫浴、博德精工……

        为何家居企业想要积极涉足资本市场?其中有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后的更高追求,有想突破瓶颈实现转型的迫切愿望,有对资本近乎疯狂的渴求。

        2010年春,梦洁家纺上市答谢酒会上,掌门人姜天武曾经万分感慨地说,没有商业银行的支持,梦洁不会走到今天,因为在艰难的上市融资过程中,梦洁不得不依靠银行贷款进行业务拓展,连续三年资产负债率平均值高达70%。成功融资8.16亿元后,梦洁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会拥有充足的发展资金,总投资52810万元的梦洁家纺麓谷工业园建成后年产值可望达到15亿元,三年内终端网络预计增加一倍,从今年4月至今已成功新增300余家。

         上市,为企业的快速扩张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积极意义不言而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是残酷的现状,追求规模化甚至国际化发展的家居企业不可能拒绝上市这一主要融资手段手段。以家具为代表的家居产业更是急需通过上市来摆脱从家族式、作坊式沿袭下来的“老板拍头做决策”管理模式,同时借助资本整合产业链、规划布局,获得更有利的土地和人才资源,力争尽早培育出能够年产上百亿的大型家居企业。特别要提及的一点是,仔细观察上市企业或筹备上市的后续举措,不难发现还有另一个附加作用,规模化发展后的家居企业多数不再满足于原有的业务范围,普遍开始延长产品线,整体家居、泛家居、跨界整合、产业生态链等成为热门词汇。

          但,上市、融资就是万能的吗?

         上市并非家居企业“万能金丹”

        上市运营成功的家居企业范例很多,失败的例子也不少,最典型的就是光明家具,先后经历了创办人冯永明谋求私有化被拘、管理层“国进民退”、破产重组的一波三折,元气大伤。究其根源,主因是上市动机不纯,并非为了企业发展强大考虑,而只是为了玩转资本套现离市。这种初衷和心态在目前谋求上市的家居企业中并非个案,只是或许不如冯永明这般露骨和极端罢了。

        即便谋求上市的心态积极,确实希望通过融资提高企业产能,完善市场布局,求得长远发展,摆在上市家居企业面前还有多重难关:原本偷税漏税严重,难以估量市值,现今饱受财务信息公开之苦;股东利益分配难,2010年9月斯米克前两大股东就疑遭大摩基金逼宫,背信套现令股价大跌;家族企业创始者控制欲强,“小老板”管理思维与上市公司股东决策权有冲突,上市后难免经历一轮阵痛蜕变,能否熬得过去成功化蝶还是未知数;过度乐观扩大生产和营销规模脱离现实市场状态而被指盲目扩张……

        还是那句老话,资本运营是一把双刃剑,不仅意味着快速扩张的动力和几何倍数的增长,也意味着不可控制的市场风险和急转直下的危机。家居行业的潜力毋庸置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精装修的普及,内销市场即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峰期,外销市场虽然偶有不利因素,总体形式依旧大好。2011年预计上市家居企业数量将超过2010,是否都是水到渠成的正确举措?已经上市的家居企业如何稳住阵脚找准资本运营平衡点?据悉,即将于12月11日在北京举行的“大家居:家居产业生态链”——第六届中国家居发展年会将会就此话题重点探讨,我们且行且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厦门市卫厨行业协会 闽B2-20040156号-1 技术支持:沸腾网络